Sunday, January 21, 2007

25年的電腦生涯不是夢

今天猛然想起,我玩電腦已經有25年了。

還記得10歲時,媽媽為了讓我們不要輸在起跑點,砸了大錢(約4萬台幣吧,那時公車全票也不過5塊),買了一台美國進口最新的Commodore 64家用電腦,那是台類似Apple II的機器,主記憶體64KB,以電視為螢幕(有16色的彩色畫面喔),卡匣或磁帶機當作儲存媒介。那時最大的功能當然就是當作電動玩具,那時印象最深的電動是青蛙過街跟吊死鬼的拼字遊戲。同時,宏碁電腦也推出他們的小教授電腦,可是只有單色螢幕,遜多了,所以我們對C64死忠不移。


但就在不久後,電腦界進入了風起雲湧的時代,因為IBM推出他們採用Intel CPU 8088的16位元個人電腦--IBM PC XT,並採用開放式架構,不像Apple II的封閉式架構,讓大家能經過授權做出相容機種,使得台灣與全球的電腦公司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過了一年(1984),IBM推出採用更強大的80286 CPU的PC AT(有完整的16位元匯流排,記憶體可定址到16MB),同時也推出16色的EGA繪圖介面,讓很多設計師可以大展身手,設計出更豐富的遊戲。隨後上了國中,親愛的老媽也不落人後,為我們升級了一台宏碁剛改名為Acer而推出的286電腦,讓我開始與PC(應該是PC game)結緣的日子,玩的遊戲也從青蛙過街晉級到創世紀(Ultima)系列的RPG。

玩PC game長大的都知道,遊戲設計師都是很變態的,他們不知哪來的財力,設計的遊戲都是針對當時最新、最頂級的電腦配備來設計(最惡劣的就是像Wing Commander這種宇宙空戰遊戲),完全無視窮苦的普羅大眾,當大家還在用286時,game的需求就是386,等你升級到386,他的規格又變成486....$@&!。那想玩game的怎麼辦?於是各種超頻、系統最佳化、記憶體最大化的伎倆都開始出現,於是我也開始認真地鑽研DOS的開機設定與各種工具軟體(如PC tools、stacker),為電腦功力紮下穩定的基礎--這都要拜玩game之賜啊!

後來這台286一直伴隨我度過國高中時期,一直到上大學才狠下心,用存了多年的錢去光華商場拼裝出自己第一台電腦,此時,PC早已進入486時代,畫面不只進入高彩VGA(超過256色!),也開始有16位元的聲霸卡出現(Creative SoundBlaster)。486 CPU有個創舉,就是把之前分開來賣的數學運算處理器整合到同一顆CPU中,這意味著game的設計可以更變態,把更複雜的3D運算加進去,因此也助長了Doom等3D射擊遊戲的出現。

上大學之前,學電腦都是自己看雜誌、找書亂玩,進電機系才學到比較實在的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作業系統的知識,可是初學C語言,老師教得很含糊,我也學得霧煞煞,連期末作業寫一個ZIP壓縮程式都寫不出來,只胡亂交了差,當時,有很多同學甚至連C語言完全都不會,只好用copy版交差(所以電機系的不會寫程式一點都不用驚訝)。一直要到上研究所,自己開始在UNIX下寫fMRI分析套裝軟體才把C語言練好。

上了研究所,最大的收穫有兩個:接觸UNIX系統跟internet。剛進實驗室時,學長就叫我接管醫工組的Sun工作站,於是乎開始接觸這個歷史比DOS早很多的傳奇作業系統,系統管理的經驗,讓我對Linux/Unix系統游刃有餘。當時玩工作站也有一種虛榮心作祟,因為當年工作站都採用20吋的大型彩色螢幕,比起一般PC用的12吋螢幕,真的爽太多~!那時也是BBS跟email開始風行的時候,因此,養成了中午捧著小福便當坐在工作站前面用xterm打B、用pine收信的習慣。

而今,電腦硬體已經從32位元又進步到64位元時代,系統記憶體RAM,比起我當年買的第一顆硬碟(只有80MB!可是已經可以裝很多game了)不知大了幾十倍,視聽效果更是不同凡響,像我最近玩的The Elder Scrolls IV: Oblivion這款年度最佳RPG,以第一人稱的3D圖像建構出整個世界,這是當年玩2D的創世紀所無法想像的。

那下一個10年,電腦會進步到什麼地步呢?

我想,能產生立體視覺的畫面,可能是一個;消沈多時的Virtual Reality也可能實現在個人電腦上;結合多種感應器的介面裝置(如multi-touch screen、像Wii那樣的動態滑鼠),以及能產生嗅覺、觸覺的使用者介面應該都很值得期待。

2 comments:

咪咪 said...

呵呵...我的第一台電腦正是Apple II,不過因為後來被爸媽發現我幾乎只玩game(像直昇機救難、超級運動員等等),所以我的第二台電腦一直到我高中才有...當時就直升 80486 DX-33,一直到後來的DX-66...再來的升級就是我和我哥在爸媽不知道的狀況下「自行升級」了。 XD
雖然那時候的畫面還很糟,不過我還是很懷念wing commander、X-wing之類的遊戲啦...我第一個搖桿就是買飛行搖桿呢!只可惜現在好像不流行了...我有同學曾經號稱可以用鍵盤全破 X-wing,我到現在還是不相信 XD
奇怪了,看到這種電腦考古文章我就不由自主的興奮起來...看來我也老了...

Kai said...

其實高中最迷的電腦是AppleII GS!那時看到它以640x480顯示4096色的Mac OS的視窗畫面,口水簡直流滿面(那時MS連Windows 3.1都還沒有勒),可是看看價錢,還是去存錢買PC比較快。
X-Wing我也是用鍵盤玩到手快斷掉,最後只好放棄,可TIE fighter一出來,還是受不了黑暗原力的誘惑買來玩,看看畫面也爽,哈哈。
很可惜,現在玩game的小孩,都真的只會玩,機器跑不動就升級,電腦的知識一點都沒學到,確實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