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0, 2008

第四等人

前幾天跟一位新加坡大學的台灣籍教授聊,說起他從香港科技大學轉戰到新加坡的經歷,他不勝感慨地說:無論在香港或新加坡的學術圈,台灣人似乎總是第四等人。

怎麼說呢?在這兩個地方,想當然爾,第一等人就是本地人,由於本土科學家很少,當然會特別照顧,而且他們本身熟門熟路,彼此熟識,很快就能形成合作而相輔相成。第二等人是來自歐美的白人,不知是否跟殖民地的心態有關,這兩個地方很喜歡挖角歐美的學術人才,並給予較好的待遇跟職等(據說A-STAR給白人的薪水比其他種族高,不知是否屬實),即使在母國沒有特別優異,在這也會被當成寶。第三等人,在香港是中國人,一方面是因為回歸了,二方面主要是香港的學校積極想跟中國的大學建立關係,所以特別拉攏中國籍的教授,以便透過他們跟內地建立合作;在新加坡則是印度人,雖然印度人佔人口比例約10%,但在學術圈則四處可見印度人,勢力龐大且善於交際。於是,在這兩個地方,台灣人就成了不上不下奮戰的孤軍。

他的辛酸我很能想像,這裡的學術界只接受群體大計劃,如果沒有很多管道能跟其他人建立起合作關係,幾乎根本拿不到grant,學術表現也很難突出。而台灣的學者,多半是屬於默默努力的人,不善於交際,不容易打入當地的交際圈,也就很難形成合作。好在目前我在的機構有獨特的地位(有唯一的animal MRI跟足夠的院內funding),MRI專長的人也極缺,所以合作對象是不虞匱乏,但我也有類似的缺點,恐怕也會成為未來升遷的瓶頸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