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30, 2007

Who is important? Corresponding or Senior author?

在台灣的學術圈,教授的研究表現主要靠計算論文的點數來評比,不同期刊依照impact factor被分成4-5個等級,並按照作者的順序來給予不同計分權重,第一作者是100%,依次遞減,但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跟第一作者有一樣高的權重--因此,也才會有爭奪通訊作者的戲碼一再上演。可是,其實還有所謂的senior author(即last author,也就是排在最後的那個作者),那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跟Alan討論paper時,我就問他通訊作者跟senior author有何不同,他說:在過去通訊作者有其重要性,因為人們會寄卡片來要抽印本(reprint),可是現在大家都直接下載,至於有問題要問,他也都會直接叫他們跟第一作者聯絡,所以他不在乎給第一作者掛通訊作者,可是,他是senior author,這樣論文才算是他實驗室的成果,別人在審查時才會認可他的成果,他也才能繼續拿到研究經費。

這跟我在這聽到別人講過的一樣,一般看研究成果的歸屬,是看last author,而不是台灣重視的corresponding。過去,corresponding可能跟senior author多半是同一個人,讓corresponding也變得重要,可是實際上研究者所真正重視的是senior author才對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