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論文造假與研究倫理

最近幾則研究論文造假的新聞頗引人注目。

首先是中興大學教授在極富盛名的Cell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由於這是台灣第一篇能刊載這個期刊的文章,所以當時頗受矚目,可是隨後就被質疑第二個圖有修改過的痕跡,而最近的Science期刊也以新聞報導了此事。該文指導教授解釋他們的結果是正確的,只是學生用軟體修飾時直接複寫原始圖片,所以沒有原始資料可以查證。目前正重做實驗以證明清白。

另一則是來自東京大學,一名工學系助理教授被控修改RNA數據後投稿在知名期刊上。據稱該名教授把實驗交給助理做,沒有檢查結果的可靠性與正確性,而助理也沒有把原始資料保存下來。

這兩個事件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做實驗的人沒有把原始資料保存下來,以致於出了問題無從解釋,一樣死無對證。其實,保留原始資料是做研究時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而很多教授也都輕忽、忙碌而不去看原始資料,以致學生也不重視原始資料的保存。我的老闆Alan會坐在MRI console前面跟我們一起看原始的影像,不會只看我們整理好的結果;在他的辦公室裡,也可以看到以前學生跟postdoc的實驗工作簿,實驗的影像資料也都以光碟或硬碟備份起來。在NIH更要求人的影像資料要保留五年。

實驗前的規劃、實驗過程的記錄、實驗後的保存,這些都是做研究最基本也最容易疏忽的。希望這些事件能給所有的研究者一個警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