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3, 2006

台灣高教的『憂』勢

最近有幾篇關於台灣高等教育的報導 引人注目:
1. 聯合報10/13報導,台灣論文被引用次數居世界102位
2. 上海交大2006年的全球大學排行,北京清大首次超越台大,成為兩岸三地之冠
3. 遠見雜誌十月份報導,兩岸三地重點大學評比,台灣的大學過去的優勢逐漸消失。

誠然,每項評比採用的方法都會有所偏頗,可是如果各種評比方式都顯示相同趨勢,就沒什麼好爭辯的。

無論是研究或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包括老師與學生),再來是。但是台灣錯誤的政策、僵化的制度,加上還自以為領先的心態,使好人才無法發揮、劣質師資無法淘汰、學習動機不足、研究經費錯置、薪水低賤(台大教授薪水是亞洲四小龍及中國最低,不到他國一半),既造成惡性循環,也使好的學生被糟蹋。

雖然台灣政府想用5年500億來實現超英趕美大躍進的夢,但在很多中小學生還交起學費、吃不起營養午餐的時候,要不要花這個錢是一個問題。既然決定要花在高等教育,有限的資源不可能既要全面提升又要重點突破(會說這種話的八成是政客),那錢要投資在哪些重點項目?由於倉促拿到一大筆錢,又必須趕快消化預算,於是大肆購買昂貴儀器、大興土木就是最簡單又看得到『成果』的方法。那麼,對最關鍵的『人才』跟『教學研究經費』問題,似乎還是看不改善的跡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