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31, 2011

PC到Mac (7) 殘廢的Office 2011: PowerPoint

換Mac之常常碰到學生寄來Mac版Office做出來的檔案,相容性很差,即使要他們儲存成Office 2003相容的版本,也還是部分內容會看不到。後來聽說新的Office 2011已經改進很多,就放心地換系統,並安裝新的Office。一開始用起來好像還不錯,可是沒想到,相容性問題馬上就來了。

最糟糕的問題是PowerPoint,即使已經選擇相容舊版ppt格式,拿到Windows上去顯示時,有些圖片不是消失,就是被換成不相干的圖案。這在演講、教課時真的挺讓人傻眼的。如果只是偶發的問題就算了,但換成Mac後的兩次演講每次都有至少一張圖片亂掉,真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這種相容性問題好像只出現在Mac版要在Windows上顯示才有,Windows版做出來的檔案在Mac上顯示、編輯都完全沒問題。明明只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圖片,沒有任何動畫效果或影片,2011年的今天還是做不好。看來要做正式的演講,還是得靠Windows版PowerPoint。

Saturday, October 29, 2011

Scientific wallpaper

想讓science充斥你的桌面嗎?這個網站精選一些高畫質的科技照片來做為電腦桌面背景,來一張超酷的多重螢光的海馬迴影像吧!

Friday, October 28, 2011

從PC到Mac (6) Hiberate休眠

休眠模式(hibernate)是長久以來用筆電工作最習慣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一開機就回到上次工作狀態,又不會像待命模式(suspend/sleep)那樣耗電。可是一換iMac,內定的只有待命,不會休眠。上網看到一個指令可以更改模式:
  pmset -a hibernatemode X  (X = 1 or 3)
可是試了也沒用,照樣只會sleep,不會休眠。最後找到SmartSleep這個軟體才真的讓iMac休眠。但是還是沒法像xp那樣設定待機多久會休眠,算了,能用就好。

可是,這樣的模式用了一個月卻發生兩次開機時系統無法回復到休眠前狀態,要我強制重新開機。這種情形我用xp十年倒也遇過幾次,但iMac出錯的頻率也太頻繁了。看來這系統沒有想像中可靠,而且這麼基本的功能還要靠付費軟體(SmartSleep早期免費,現在要錢)才能設定,真的不太人性。

Saturday, October 08, 2011

PC到Mac (5) 資料同步

辦公室跟家用電腦間檔案同步一直是個麻煩,之前在PC上用AllWaySync這個軟體,透過Flash drive來同步檔案,但一到Mac就派不上用場了。雖然Dropbox很方便,但雲端同步目前還只適合少量檔案,檔案數量一多,得傳個好幾小時,完全不實用。

Synkron跨平台(Windows, Mac, Linux)的免費同步軟體,用起來跟AllWaySync類似,把要同步的資料夾一個個分別建立個自的Tab就行,速度也還可以。不過它比要錢的AllWaySync多了很多功能,裡面最棒的是能夠一次同步一整組資料夾(MultiSync),不用再個別建立,而且能夠定義環境變數(Variable),把PC或Mac裡面不同的存放路徑用同樣的代碼表示,解決了兩種不同系統下檔案路徑及表示方式的差異,從此Mac跟PC檔案同步不再是問題啦!

Friday, October 07, 2011

PC到Mac (4) Auto backup by time machine

使用PC多年,從來沒有備份的習慣,一方面是軟體選用的問題(內建的太簡陋、外加的又怕影響效能),一方面也是要外掛另一顆硬碟,如果讓它一直連著以便自動備份,豈不是增加隨時掛掉的危險。雖然很幸運地也沒有災難發生,但最近聽到好幾個朋友發生硬碟故障,讓我不得不考慮定時備份。由於公司有提供網路磁碟空間,不用自備外接硬碟,在加上OS X上有很方便的time machine設計,只要選擇備份存放地點,就能定時備份。似乎就這麼簡單。

可是如同Apple多數的軟體一樣,簡單的設計表示很多的限制

首先備份存放不支援Windows的網路磁碟,所以time machine完全看不到。不過這可以靠打開秘密設定來開啟。只要安裝Secrets這個軟體,系統設定就多出許多選項可以開啟Show Unsupported Network Drive功能。

可是麻煩來了,即使time machine看得到Windows網路磁碟,一執行備份就出現無法寫入錯誤。搞了很久,原來必須先自己建立一個空的image檔放在網路磁碟上才行。最簡單的解決方式是:
1. 記下自己的電腦名稱
2. 輸入下列指令取得網路卡的MAC位址
   ifconfig en0 | grep ether | awk '{print $2}' | sed 's/://g'
3. 輸入下列指令來建立image檔
   sudo hdiutil create -size 320g -type SPARSEBUNDLE -nospotlight -volname "Backup of " -fs "Case-sensitive Journaled HFS+" -verbose ~/Desktop/<電腦名稱>_.sparsebundle
4. 將桌面上新建出的image檔複製到網路硬碟就可以開始備份了。

不過又一個問題,time machine每個小時自動備份一次,實在太頻繁,簡直隨時在跑沒停過。試過網路上介紹的指令,可是完全沒用。最後是安裝了強大的TimeMachineEditor,才可以自訂備份時間。

搞了好久,真是一點都不簡單啊!

Thursday, October 06, 2011

Steve Jobs 1955-2011

他的創新眼界,重新定義了科技與生活,徹底改變了電腦、動畫、通訊、音樂、出版產業,改變無數人生活與工作的方式,更啟發我們的想像。

重看他著名的史丹佛畢業演說,仍令人深思不已。

Wednesday, October 05, 2011

對抗螢幕炫光

今天興沖沖地把台灣買來的『水之鏡22"第三代AR光學多層膜保護貼』貼上iMac,希望能降低可怕的炫光。這家產品在規格上相當好,還附有特別設計的氣泡鏟跟灰塵貼紙,實際用起來挺不錯的,可是到了驗收成效時卻讓人失望--亮度跟銳利度明顯降低(但還可接受),反光也有比較暗了些,可是反光還是清晰可見,跟真正的霧面螢幕比起來差遠了,霧面螢幕上可是完全看不到自己的臉跟周遭光源的。也許是買錯了型號,不應該買AR (Anti-reflection),而是該用AG (Anti-glare),雖然AR號稱抗反射率99.5%,真不知道這是怎麼定義出來的....看來只好再多花一次錢試試看AG....唉

Monday, October 03, 2011

Solution to Abbreviation in Mendeley

之前強力推薦使用Mendeley來管理paper,最近也開始用它取代EndNote來寫論文,不過用起來卻立刻發現一個大問題--文章引用無法顯示期刊的縮寫!這看來是Mendeley一直到最新的1.1版都還沒解決的問題。

在正式的解決方案出爐之前,目前有一個高手MrGunn提供的辦法:
1. 下載新的 loadabbrevs.js,這裡面已經根據PubMed建立好一個縮寫資料庫。
2. 如果所需的縮寫資料不在裡面,手動用文字編輯器修改此檔案。
3. 將新的 loadabbrevs.js複製到Mendeley安裝目錄的/citeproc-js/裡面,將舊有的檔案取代。此目錄在Mac上是:
/Applications/Mendeley Desktop.app/Contents/Resources/citeproc-js/
在Windows是: 
C:\Program Files\Mendeley Desktop\citeproc-js\
4. 關閉Mendeley,在Word裡面重新選擇citation style,噹噹,縮寫自動產生!

Sunday, October 02, 2011

PC到Mac (3) 硬體設計的缺憾

Mac的工業設計是沒話說的漂亮,不止能完美融合造型與功能,更讓許多PC的老用戶忍不住為了它的造型而跳槽(雖然我不是)。不過,過度堅持外型的美感,卻造成實際使用上的諸多不便甚至困擾,例如:
1. USB太少
一般桌上型多有6個USB,iMac只有四個,插上鍵盤、滑鼠、手機,只剩一個空的,如果再加上iPad,連隨身碟都沒地方插。這跟美感應該無關,不知為何不能多加幾個。

2. 沒有前端USB
所有的USB都在後面,使用無比不便,而且還非得站起來趴到桌上才看得到在哪,非常不美。如果不想破壞正面的完整感,設計在側邊也行啊!非得逼用戶買一條延長線或USB hub,反而把桌面搞得都是接線。

3. 鏡面螢幕
最讓人感冒的就是這鏡面螢幕。每個初看iMac的同事都會讚嘆螢幕色彩亮麗,連實驗結果都變好看了(唉有嗎?),可是真正整天盯著它看的我卻苦不堪言。大量的反光、炫光,使眼睛很容易疲勞、眼花,工作效率降低。如果調高亮度來抗炫光,太過刺眼,同樣容易疲勞。最後只好上台灣網站去買大尺寸的抗炫光保護貼(這裡一般店買不到)。

4. 震動及噪音
iMac在有空調的房間應該是很安靜的,但很多人都遇到震動與噪音的問題,這基本上是桌子不夠穩,唯一的解決方法是買張四平八穩、站上去跳都不會晃的桌子。會震動這麼嚴重其實也跟設計有關,因為所有會震動的元件都只靠單一懸臂掛著,機器一跑起來,懸臂就把震動放大,底座又沒有吸震設計,當然又晃又吵。

總之,跟iPhone一樣,每一項Apple產品,都是另一個花錢的開始....